学报编辑部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部门简介  新闻动态  规章制度  电子期刊  通知公告  理论学习  联系我们  学校首页 
行业新闻
 网站首页 
 部门简介 
 新闻动态 
 规章制度 
 电子期刊 
 通知公告 
 理论学习 
 联系我们 
 学校首页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正文
 
民族学与文化学期刊评价专家委员会换届与期刊建设研讨会在银川召开
2025-11-09 16:54  

原创:期刊评价研究室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 2025年11月7日 16:55 北京

2025年10月31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民族学与文化学评价专家委员会换届与期刊建设研讨会在银川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简称评价院)与北方民族大学联合主办,评价院期刊与成果评价研究室与北方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共同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黑龙江省社科院、贵州省民族研究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山大学、北方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西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编辑部、《西北民族研究》编辑部、《文化遗产》编辑部、《民俗研究》编辑部等科研机构、高校及期刊出版单位的22名专家学者线上线下结合参会,共同探讨民族学与文化学期刊高质量发展路径。

会议现场

开幕式由北方民族大学副校长王宏晓主持。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荆林波、北方民族大学党委书记李俊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丁赛分别致辞。荆林波院长系统介绍了评价院期刊评价工作的发展历程、AMI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框架,以及专家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学科专家委-推荐专家-评阅专家"四级组织架构的运行机制。荆林波表示,自2014年开始,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每四年开展一次期刊评价,2022年底完成的第三轮期刊评价覆盖2168种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已形成具有广泛公信力的学术期刊评价标准。

李俊杰书记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2022届专委会的工作成效。他指出,过去四年专委会通过完善组织架构、汇聚一线专家、开展期刊评价、举办学术活动等举措,有效推动了民族学与文化学学科规范建设,同时在服务国家战略、促进学术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面对新形势,他期待新一届专委会能够继往开来,为构建中国特色民族学与文化学的自主话语体系贡献更大力量。

丁赛副所长强调,AMI评价体系始终突出国家立场与价值导向,在推动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她透露,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现有10本刊物(含集刊)已形成联动发展格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领域成果丰硕。下一步将结合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期刊高质量发展,尤其要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学科建设中找准定位。

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新一届专家委员会换届方案,就推荐名单征求了与会专家意见,并推选产生主任及助理。新当选的专家委员会将承担期刊评价、学科咨询、学术指导等重要职能,名单将于近期正式公示。

在学术研讨环节,专家们围绕民族学与文化学期刊发展现状、民族学与文化学期刊专家委员会换届方案与运行机制、民族学与文化学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研制与应用等展开了讨论和交流。参与研讨的专家有贵州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郝亚明教授、《民族研究》常务副主编贾益研究员、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吕俊彪教授、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关丙胜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苏发祥教授、《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副主编王明东教授、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院长罗意教授、山东大学非遗研究院院长张士闪教授、贵州省民族研究院院长周真刚研究员、《西北民族研究》主编马忠才教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副主编罗敏副教授、大连民族大学副校长哈正利教授、黑龙江省社科院民族研究所原所长谷文双研究员、《文化遗产》主编宋俊华教授、《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陈沛照教授、《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执行主编冯雪红教授、内蒙古民族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秋喜教授、中南民族大学副校长方德斌教授、中南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耿新教授、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占堆教授。 会议闭幕式上,李俊杰书记、荆林波院长、丁赛副所长分别作总结发言。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专委会应进一步发挥评价引领作用,推动跨学科协同研究,加强期刊建设,深化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注重青年人才培养,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评价中心。与此同时,还应探索学术前沿议题、争议问题、待解问题等的创新转化机制。会议指出,明年将以"5·17"重要讲话十周年为契机,推出具有学理深度和实践意义的重磅成果,精准界定核心概念内涵,全面提升中国学术的国际传播能力与影响力。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自2014年起,每4年开展一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工作。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工作原则,组建并公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专家委员会”,切实发挥同行评议的重要作用,认真践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评价理念。目前,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正有序开展第4轮AMI期刊评价工作,将继续深耕学术评价理论及实践研究,开拓评价领域、探索分类评价、创新评价方法,以学术评价助力推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研究成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撰稿:期刊与成果评价研究室奚祺海

备注:转载文字及部分图片

关闭窗口